
近日,一村镇银行发文称“取消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”,同时下调其他各期限存款利率引发关注。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,尽管目前公开宣布“取消”中长期定期存款产品的银行尚属少数,但作为银行过去的揽储“利器”驰盈配资,不少银行的中长期定存产品的确正在悄然退场。
不论是产品下架、售罄,还是利率出现“倒挂”,这些现象都表明银行业在负债端正主动调整。
“通过降低存款利率和停售高成本存款产品来降低负债成本,已经成为银行业的普遍做法。”业内分析人士指出,银行正从以往追求规模扩张的模式,转变为更加注重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。
中小银行下架五年期定存
部分银行“存五年不如存三年”
在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,减少高成本的长期限存款占比,增加短期存款或拓展同业存单等多元化负债来源,已成为银行优化中长期负债结构、实现更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一步。
分析人士认为,相对于大型银行,中小银行对资金成本更为敏感驰盈配资,因此主动调整负债结构,通过压降中长期存款的规模和成本来缓解经营压力。
截至目前,包括浙江网商银行、中信百信银行、安徽新安银行、苏商银行、中关村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已不在其手机银行或APP提供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,部分银行甚至下架了三年期定期存款产品。
尽管大部分银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仍在售,但利率优势已不复存在,甚至普遍存在明显的利率“倒挂”现象——即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于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,形成“存得越久,收益越低”的局面。
多位银行客户经理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现象。
“存五年不如存三年。”建设银行杭州西湖区一家支行的客户经理表示,该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最高为1.55%,而五年期最高为1.3%。
建设银行手机银行显示的定期存款利率
杭州银行一客户经理介绍:“如果资金低于20万元,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都是1.5%;如果资金达20万元,三年期可享最高1.65%利率驰盈配资,五年期则无额外上浮。”
浙商银行个人定期存款产品“惠存”三年期和“惠存”五年期利率持平。“100元起存,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都是1.8%;50000元起存,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都是1.85%;200000元起存,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都是1.9%。”该行客户经理介绍道。
这意味着,对于多数储户而言,选择五年前定期存款已无法获得更高回报,反而牺牲了资金流动性。
大额存单集体“缩期”
专家建议适度多元配置
在大额存单方面,大多数银行产品货架中已难寻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的踪影,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甚至将3年期产品也从销售列表中移除,银行在售的最长期限大额存单仅为1年期。
从利率情况来看,当前银行在售的大额存单已集体跌进“1时代”。业内人士指出,部分银行调整大额存单、定期存款等产品发行计划,基本是为了降低存款利率,压降负债成本。
展望未来,多位行业专家预测,在息差压力和政策引导下,下架五年期定存或类似的高成本存款产品,未来可能被更多银行所采纳。
对于习惯通过长期定存进行财富保值的储户来说,这一变化确实带来了新的挑战。面对这一变化趋势,专家建议居民可从自身风险偏好、投资需求、投资能力等出发,做好适合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。如果追求稳健收益,可以在存款之外,配置一部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、货币基金以及国债等产品。如果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,可以适当增配股票、偏股型基金以及黄金等产品。
(潮新闻)
优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